开云·体育-锋霸隔空PK!凯恩9场17球VS姆巴佩9场13球(多拉巨炮vs卡尔臼炮)
2月20日,北京市科委、发改委、财政局等五个部门发布文件,公布了今年的北京市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同时指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负责充电桩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事务。看到这则消息,很多手捏购车指标等着提车的新能源车购车者,一个多月来悬吊着的焦急的心,肯定是落地了。但是,笔者却心生忧虑,想隔空给北京市城管委提个醒:你慢点走,快点催,现有的充电桩都要快退出历史舞台了,你还要大建特建吗?
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因为城管委这个具有高度协调能力的机构将会有力地加快充电桩的建设速度,但是,它越是建得快,将来给城市造成的麻烦就越大。所以,为避免造成投资浪费,尤其是为了城市美观,它现在应当加紧与汽车厂家和充电桩制造企业取得联系,催促这两类企业加快研发和投放功率在350kW以上的充电桩,提高充电效率。
1月14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大众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批评道:中国高速公路上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最大功率只有40kW左右,巡航里程为300公里的电动车需要1个半小时才能充满电,运营效率极低,跑高速的车主的消费体验糟糕;为提升充电满意度,运营商不得不增加充电桩的数量,这需要增加占地面积,在中国,地租成本的价格非常昂贵,城市中心更没有足够多的地方安装充电桩。
说到这里,身处北京的人都不难想象:到处都是效率低下、像冰箱或空气净化器一样的充电桩,密布在拥挤不堪的居民小区和大街两边,这个城市像什么?那样的街景多么丑陋,多么恐怖?
去年11月30日,大众、宝马、奔驰、福特、奥迪、保时捷等汽车巨头宣布:它们将联手在全欧洲范围内建设超级充电站,充电桩的功率将达到350kW。这种充电桩的充电效率是中国现装充电桩的10倍(也就是9分钟),用户等待时间降低90%。到2020年,会有数千座超级充电站遍布欧洲公路干线。
去年12月26日,美国科技神人埃隆·马斯克宣布,将在中国内地建设698座超级充电站和4311个超级充电桩。这些超级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将从120kW提升到350kW,车主在10分钟内即可给续航里程为300km的电动车充满电。对此,马斯克还不满足,他说:350kW的充电桩简直是“儿童玩具”,特斯拉还将提供功率更大的充电桩。
中国汽车产业和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程度极高,这些国际巨头的技术和产品迭代的消息不可不予以重视。
有消息说,截止2016年,中国已有15万个公共充电桩。到2017年,中国将建成80万个充电桩。其中,私人充电桩70万个,10万个公共充电桩。这些新建的充电桩如果依然是不超过40kW的旧桩,很快面临着未及收回投资便被淘汰的危险。实际上,已经获知上述消息的中国的电桩运营者们苦闷至极,已经陷入骑虎难下乃至血本无归的苦闷和惶恐之中。
充电桩的充电效率与动力电池的性能密切相关。中国的电动车生产厂家急需与电桩生产厂家密切协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政府不加干预,正如上文所说,潜在的大麻烦将会被踢给城管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当为上策。
还有一个不可小觑的趋势是,去年,全球新能车的增长幅度在减小,而燃烧液氢的燃料电池车正在加速跑向普及的路上。加氢站在中国的普及建设很快也将被提上日程。加注液氢的时间更短,与加注汽油相当,只有短短3分钟左右。一旦燃料电池车进入快速普及阶段,充电桩的需求量将会大大下降,电桩废弃大潮就会涌来。
世界的汽车业走向掌握在欧、美、日手中,去年,纯电动车在这三大市场上的表现令人忧郁。2016年,欧洲的普通混合动力车总销量为30.35万辆,同比增长29%;而纯电动车只销售了9.0795万辆,同比增幅为2.9%。在环保意识很强的丹麦、希腊和荷兰,电动车的销量下滑一半。普通混动车去年在欧洲的销量是纯电动车的3.34倍,同比增幅是纯电车的整整10倍。在欧洲,纯电动车的市场表现与中国恰恰相反。去年,中国的纯电车总销量为40.9万辆,同比增长65.1%(低于2015年的72.8%)。今年,购买新能源车的财政补贴再一次减少,很多企业的电动车都开始涨价。在日本,去年的电动车销量为2.2077辆,同比由2015年的22%下滑至12%。韩国去年电动车销量只有区区7000辆。在美国,2016年新能源车的总销量接近16万辆,同比增长37%;但纯电动车与插电混合动力车的销量之比为54::46;纯电动车的优势不怎么明显。
对于新能源车,欧盟现在的态度是:燃料电池车是解决能源安全和缓解环保压力的关键。欧盟已经成立了一个名为H2ME的组织,正在大力和富有成效地推进燃料电池车和加氢站的普及。日本政府早在2009年就鼓励发展燃料电车,在2014年将建设“氢能社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予以扎实推进,计划到2030年完成氢能社会的基础建设。
更为重要的是,在产业界,国际汽车巨头和石油巨头目前已经联手共同推进燃料电池车的普及进程。1月17日,宝马、戴姆勒、本田、现代、丰田等汽车公司,与英美资源集团、苏伊士环能、德林和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等几大世界级能源公司,在达沃斯宣布成立“氢能委员会”,计划联手在全球范围内建设5000个加强站,以提高燃料电池车的普及速度。
世界新能源车产业的技术方向和产品方向刚刚发生了一场巨变!可是,中国连一个由动力电池驱动的电动车的充电桩问题还没解决好,竞争形势实在是令人着急,同时也将中国的车企、电桩运营商陷入巨大的窘境之中。
鉴于以上的产业动态,笔者建议北京市城管委:推进充电桩建设,要有前瞻性,重视充电效率,切不可急着像栽树一样急着杵那些效率极低的充电桩!(中国汽车报网首席评论员 秦淑文)
转载请注明来源《充电桩视界》
微信号:cdzvision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